中国文学论文_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年02月04日 02:58: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文章摘要: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著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文章关键词:

论文作者:付玉琪 

论文DOI:10.27204/d.cnki.glzhu.2021.000010

论文分类号:I207.8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网址: http://www.zgwxyjzz.cn/qikandaodu/2022/0204/1064.html



上一篇:世界文学论文_陕西外国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下一篇:世界文学论文_陕西外国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中国文学研究投稿 | 中国文学研究编辑部| 中国文学研究版面费 | 中国文学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文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文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